索引號: | 014207264/2023-00515 | 分類: |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文化 通知 | ||
發布機構: |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號: | 通政辦發〔2023〕6號 | ||
成文日期: | 2023-01-16 | 發布日期: | 2023-01-19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稱: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通市主城區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直屬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南通市主城區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1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通市主城區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行動方案(2023—2025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工作部署,切實推進我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彰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和品質,結合我市主城區(指崇川區、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認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意義,在城鄉建設中切實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建立全域、全要素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充分展現南通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堅決制止各類破壞歷史文化遺產的行為,守住文化根脈,塑造富有江海地域特色的景觀風貌,推進南通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堅持保護優先、應保盡保的理念,以保護歷史文化價值為導向,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全面保護好南通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產。強化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一城三鎮”格局為基礎,以江海文化、張謇文化、工業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為依托,圍繞完善保護傳承體系、強化保護規劃引領、推進片區有機更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四個方面,實施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重點項目,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歷史文化保護利用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保護內涵豐富、對象分類科學、管控措施有力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合理利用歷史文化遺產,助推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文化強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保護傳承體系,強化制度管理
1.分類建立保護名錄。統籌建立我市主城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和分布圖。梳理主城區已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地下文物埋藏區、風景名勝區、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傳統建筑組群)、工業遺產、灌溉工程遺產、農業文化遺產、古樹名木、地名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此基礎上,查漏補缺,開展全域全要素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工作,注重對展現中國共產黨成立、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等重大事件載體的調查,從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多重價值維度開展評估,認定公布保護對象,進一步豐富我市歷史文化資源家底。至2025年,形成南通市主城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及分布圖。持續開展資源普查,將符合認定標準的對象按程序列入保護名錄。探索保護名錄調整進出機制,推動保護名錄的動態監測和管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市政和園林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明確各類保護重點??茖W劃定各類保護對象的保護范圍和必要的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明確保護重點和保護要求。保護不同時期、不同類型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特色和文化內涵,大力實施原址保護,加強預防性保護、日常保養和保護修繕。保護寺街、西南營、唐閘、濠南歷史文化街區、天生港等歷史地段的街巷肌理、空間尺度以及古井、古橋、古樹名木等環境要素,從整體上保持“一城三片”“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和傳統風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依存的文化生態,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功能和當代價值。(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嚴格保護管理機制。全面推進基本建設考古前置和省級以上開發區文物資源區域評估工作。在城市更新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對列入保護名錄的歷史文化遺產不得隨意拆除。嚴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完善調查評估、專家論證、公示公開等工作機制。充分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推進更新改造,切實保護能夠體現城市特定發展階段特色、反映重要歷史事件、凝聚公眾情感記憶的既有建筑,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推進全過程管理,健全完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規劃審批及監管協同機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等參與)
(二)科學編制保護規劃,強化規劃引領
4.推進名城保護規劃修編。完成2035版南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完善市域、市區、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與歷史地段、建筑遺產與歷史環境要素五個層面的保護框架,確定規劃保護的強制性內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控要求,及時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信息和規劃控制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參與)
5.開展專項保護規劃編制。組織編制專項規劃及特定地段詳細規劃,深化細化相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修繕與活化利用的具體要求,為保護實施提供依據。完善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成果,細化項目實施庫及總體政策措施。開展南通舊城(濠河內圈)保護與更新規劃編制,進一步完善濠河內圈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延續舊城文脈,重煥舊城活力。開展南通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年)修編,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因地制宜體現和延續地域、歷史、人文特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市政和園林局、崇川區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進建筑遺產測繪建檔工作。做好各類已公布建筑類遺產保護對象標志牌設立及測繪建檔工作。完成市區已公布歷史建筑的測繪建檔,形成“一棟一冊”的數字化信息檔案,為歷史建筑的保護和活化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對新認定的歷史建筑,同步開展掛牌保護和測繪建檔。加快推進數字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智慧管理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崇川區政府牽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參與)
7.推進唐閘工業遺產申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下,依托申遺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開展申遺價值評定,進一步深化主城區內與“中國近代第一城”相關聯的教育、文化、慈善、水利、市政設施等歷史遺產的調查研究、登記、公布,推動形成申遺價值評定成果。推進各類遺存遺跡的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保護唐閘近代工業城鎮體系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延續性,放大唐閘“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的文化特質。(崇川區政府牽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沿海集團、市國資委、大生集團等參與)
(三)融入城市更新行動,擦亮底蘊特色
8.開展城市“精細化”環境整治。按照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的原則,開展環濠河周邊、歷史文化街區、各級文保單位及歷史建筑周邊環境整治,逐步疏解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不相適應的城市功能,彰顯地域特色和地方建筑文化。推進文峰公園等城市公園綠地環境整治提升。不隨意砍伐大樹老樹,不隨意改變和侵占河湖水系,不隨意更改老地名,不破壞傳統風貌格局。(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牽頭,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市政和園林局等參與)
9.開展歷史文化遺存安全評估。強化和落實政府監管責任,加強抗震防震、避險疏散、消防安全等防災減災工程建設,提升各類歷史文化遺產防災減災能力。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完善綜合防災管控措施。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微型消防站和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升火災處置和自防自救能力。開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內建筑結構安全隱患排查,建立隱患建筑清單,制定隱患整治計劃。推進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消防、安防和防雷“三防”基礎工程建設工作,確保啟動實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市消防救援支隊、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等參與)
10.探索多元活化利用途徑。采用微改造的“繡花”“織補”方式,增加老城區公共開放空間,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推進各類保護性建筑及傳統民居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與活化利用。在保持歷史建筑原有外觀風貌、典型構件,滿足結構、消防安全要求,不影響歷史文化價值的基礎上,結合實際使用需求,通過加建、改建、添加設施等方式適應現代生產生活需要,并提升消防、無障礙、綠色節能等性能。推進寺街、西南營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業態策劃研究,探索沉浸式、體驗式文商旅休閑融合的多元活化利用途徑。(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牽頭,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參與)
11.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充分利用與張謇相關的豐富歷史遺存,開發以張謇名人文化為主線的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一批兼顧人文研學、場景體驗、互動社交等功能的張謇文化主題熱點產品。圍繞全市建設“1+3”張謇文化特色展示區的總體目標,發揮南通博物苑作為綜合展示館和核心區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及唐閘作為活態文化展示區的傳承引領作用,切實加強與海門、啟東等張謇文化特色展示片區的統籌聯系,全方位、多維度推進張謇文化品牌建設。兼顧五山片區、濠河內外等片區資源的綜合利用,以生態文化、傳統文化、工業文化、紅色文化為重點,打造獨具南通特色的城市文旅休閑融合產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崇川區政府等參與)
12.加快重點保護性項目建設。實施環濠河南大街片區十大提升項目,推動老城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延續城市記憶。加強對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入口等重要節點空間的塑造,從空間、場地、鋪裝、標識、小品、綠化等方面對主要入口空間進行重點設計并組織實施,提升標志性,增強引導性,以提升歷史文化街區文化能見度。分片區對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保護修繕利用,改善街區人居環境。推進唐閘歷史文化街區工業遺存保護修繕利用,實施北市片區景觀綜合提升、復興面粉廠工業遺存加固修繕等項目。完成大生紗廠、關帝廟巷明清住宅等省級以上重點文保單位修繕工程。濠南歷史文化街區重點推進南通博物苑整體提升,高標準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崇川區政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行政審批局等參與)
13.融入區域特色發展。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海大都市圈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江蘇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推動我市唐閘北市片區更新改造工程項目等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建設。積極開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相關項目研究,爭取將我市項目納入國家重點項目庫,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助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崇川區政府等參與)
(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南通故事
14.提升非遺保護傳承水平。堅持以“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弘揚價值”為方針,完善非遺名錄體系,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做好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工作。結合南通本土非遺文化,開展非遺體驗工坊建設,通過建筑遺產、非遺、旅游、體驗、時尚等多重文化元素的充分融合,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與保護。(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崇川區政府等參與)
15.加強地域文化闡釋宣傳。持續推進江海文化、張謇文化、工業文化、紅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與研究,努力講好南通故事。推進張謇相關史跡保護利用工作。聚力打造地域文化IP,以新媒體作品、文化藝術創作、工藝美術品等形式,打響歷史名人牌,擦亮張謇文化品牌,提升南通在海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組織開展以“寺街經絡”為主題的南通老城記憶文化宣講系列活動,用文字、鏡頭留下老南通的城市記憶。組織編印《話說寺街、西南營》叢書,制作專題宣傳片,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市委宣傳部牽頭,崇川區政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參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對全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有關重大政策制度、重大項目建設、重大問題解決方案的研究決策。各區應落實屬地責任,負責相關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聯動協同閉環機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要履行好統籌協調職責,加強與宣傳、發展改革、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市政和園林、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商務、應急管理、審計等部門的溝通,強化工作協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市各相關部門參與)
(二)推動多方參與。鼓勵市場主體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明確所有權人、使用人和監管人保護責任,嚴格落實保護管理要求。優化審批手續,制定優惠政策,多元探索保護優先前提下的綜合改善和活化利用路徑。支持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鼓勵公眾、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和文化名人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形成全社會共保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牽頭,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市各相關部門參與)
(三)加強教育培訓。重視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加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管理者、政府主管人員的知識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加強對歷史文化保護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等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建立健全修繕技藝傳承人和工匠的培訓、評價機制,不斷壯大歷史文化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隊伍。加強遺產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居民保護意識。結合“文化遺產日”等活動,組織文化遺產論壇、文化遺產保護宣講,普及文化遺產知識。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宣傳,加強大眾對于遺產保護的認識。加強中小學生地方文化教育,從小培養文化自信。(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等市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嚴格考核獎懲。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納入文明城市測評指標體系。建立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評估機制,定期評估各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情況,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建立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將巡查管理納入到社區網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范疇。強化對領導干部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中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監督。對因保護不力造成歷史文化遺產價值受到嚴重影響的,依規依紀依法對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作出處理。(市委宣傳部牽頭,崇川區政府、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管委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審計局等參與)
各縣(市、區)城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可參照本方案執行。